OPENALIGN-BLOG
  • 首頁
  • 文章資源
    • 建築產業
    • 工程生產力
    • 產業趨勢
    • 用戶效益
  • 關於齊建通
    • 齊建通簡介
    • 聯絡我們
    • 新聞與活動
  • FAQ
  • 訂閱

建築產業

【產業困境】為什麼建築工程效率無法提升 ?

9/7/2020

0 評論

 
圖片
​營建業與製造業不同。營建業的產業結構零散,專業分工複雜度高;製造業產業集中度高,設計與生產容易分工,產品生產過程重複之運作模式,專業間之分工與整合模式相對固定不變。

專業間的分工整合不易

營建市場(尤其是設計與營造)每項工程都是一個獨特專案,建築工程之設計與施工的合作屬臨時性運作模式,設計與施工專案不但需要因應業主之需求而具有特殊性,其發包模式(project delivery method)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傳統式、統包式、BOT式),因此不同的工程專案其專業間之分工與整合模式就難以一成不變。另一方面,建築工程的專業人員背景專長差異極大(例如建築師、結構技師、機電技師、空調技師、消防技師…等),在無法理解其他人的工作內容(沒有專業知識溝通的標準與工具),且過去不一定有合作共事的經驗,建築工程專業人員間要有效整合並不容易。營建業的產業結構零散及專業複雜且缺乏有效溝通平台的狀況下,其生產力不高(甚至逐年下降)自是可期之事。
圖片
1964 ~ 2003 美國營建業與非農業部門生產力變化趨勢圖
​

以美國商業部勞工統計局的一項自1963年至2003年長達40年的調查統計資料,指出美國營建業(construction industry)的生產力並沒有因為營建設計與施工階段引進許多先進的生產技術而提升生產力(如圖A所示),2003年的生產力只有1963年的80%左右。
 
根據一位美國學者Lopez,於2011年針對美國139件工程的調查研究發現,美國的營建工程因"工程失敗"之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平均分別約占新建工程契約金額之6.85%與7.36%,其中80% to 90% 的工程失敗是由於"設計錯誤"所導致。可見營建業很有必要改善作業模式,減少工程設計與施工的錯誤,從而減少成本與時間之浪費。
分工整合是各種產業發展的特性與趨勢,但營建生產力分工帶來的好處,顯然不及因整合效果不良所帶來的害處,因此生產力無法明顯提升。全世界各行各業蓬勃發展趨向專業化與細緻化,尤其科技的發展更明顯,營建業也不例外,其中規劃設計或施工過程大量引進資通訊及自動化技術,讓營建各階段的工程專業人員都能明顯的提升其作業績效。

分工的好處在能使各階段、各專業的生產品質與效率提升,但分工的缺點則是因專業間的項目數量增加與分工更細緻化,使彼此間的溝通更形困難,最後導致整合效果不佳。
 
Open Align 雲端工程生產力軟體,能夠有效整合工程施工項目與溝通,並明顯改善工程生產力與效率。
0 評論



發表回覆。

    文章類別

    • 建築產業
    • 工程生產力
    • 使用齊建通
    • 用戶效益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文章資源
    • 建築產業
    • 工程生產力
    • 產業趨勢
    • 用戶效益
  • 關於齊建通
    • 齊建通簡介
    • 聯絡我們
    • 新聞與活動
  • FAQ
  • 訂閱